使用者研究 - 島島阿學自學平台
「島島阿學」是一個由學生、老師和家長共同創建的學習平台,致力於打造無天花板的學習環境,並以自主學習為核心,提倡民主社群。平台提供多元學習資源、活動與經驗分享,促進教育資源透明化,並鼓勵學習者共享與共創資源。推廣自主學習理念,尊重學習步調,強調「慢慢學、不用急」,讓學習者在探索中成長。
我的專案貢獻
在專案初期,我擔任設計師角色,參與使用者研究與設計思考流程,與團隊合作完成 Persona、User Journey、利害關係人圖、商業模式圖與顧客素描圖等設計工具。
我們針對個人自學與團體共學的高中學生進行深度訪談,從大綱設計到資料整理與洞察分析,進一步建立對目標族群的理解。
做這麼多準備,是為了試圖找到「島島阿學」與自學孩子們之間的連結關係,理解平台可以提供的價值,進而幫助「島島阿學」找到切入市場的切實方向與立足點。






過程與反思
在「島島阿學」這個專案中,我們深入探討了國高中自學生的需求與困境,通過訪談、分析和團隊協作,嘗試為平台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。以下是我們在研究中的主要過程與反思。
研究過程
-
訪談
-
意願問卷:在正式訪談之前,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,了解自學生的背景與基本需求。
-
訪談大綱:訪談大綱是根據幾位曾經帶過自學生的老師,以及意願問卷學生提供的資訊,設計訪談大綱。
-
-
訪談與內容整理
歷時兩個多月,我們訪談了 24 位國高中自學生,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成就、痛點與日常生活。訪談內容經由工具轉化為文字後,進一步進行標籤化與分析。 -
親和圖法與 Persona 建立
利用親和圖法,我們將訪談內容進行標籤分類,找出三大族群的共同特徵與差異,並建立了以下三種典型的學生 Persona:-
資源充足且有偏才的孩子
-
遭受校園霸凌、靠自力尋找方向的孩子
-
重視玩樂與體驗的孩子
-
-
團隊讀書會與工具應用
平台初期方向未定時,我們與團隊參考了《獲利時代》《快成長時代》《設計一門好生意》等書籍,並應用書中的厲害人關係圖、商業模式圖、顧客素描圖等工具,協助完善平台功能的提案與商業發展模式。
反思與洞察
-
自學生的需求多樣化
研究揭示了三個主要族群之間的差異,這些需求的分層意味著,平台需要兼顧深度學習、資源整合與啟發式體驗的功能設計。-
資源豐富的孩子:需要專業領域的深入指導與業界連結。
-
遭受霸凌的孩子:缺乏方向感,需要清晰的資源整合與心理支持。
-
重視玩樂的孩子:學習動機較低,偏好體驗式與遊戲化的學習方式。
-
-
團隊協作的力量
從訪談到標籤分類,再到 Persona 的建立,這一切的成果來自於團隊的密切合作。不同觀點的交融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使用者,也讓平台的功能設計更有基礎。 -
時代背景的限制
在當時 AI 尚未普及的背景下,資源分散成為自學生的普遍困境。但反思現今技術的發展,AI 的導入(如資源推薦、學習路徑規劃)將會是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,這為平台未來的升級提供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