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語言學習 APP - Speak

APP介紹

結合了遊戲化學習 (gamification)、短時段高頻次的練習以及互動式語言學習的中文學習APP,目的是讓學習者在輕鬆、有趣的環境中持續進步。

  1. 遊戲化學習設計
    每日學習目標:設定每日學習計劃,例如完成 10 分鐘練習或獲得一定的積分。
    積分與排名:完成練習後獲得積分,並能與好友或其他學習者比拼排名。
    成就系統:學完某些課程或達成一定學習天數後解鎖徽章。

  2. 短時高效學習模式
    碎片化學習:每次練習時間短(5-10 分鐘),適合日常快速學習。
    模塊化學習:將學習內容分成小單元,例如「問候語」「數字」「購物」等。
    循環復習:採用間隔重複法,根據學習者的記憶曲線重複重要內容。

  3. AI 技術
    使用 AI 技術偵測使用者的聲音,並給予星等。

我的專案貢獻

在本專案中,我負責整體流程規劃、App 介面設計與 Landing Page 設計。


使用 Figma 建立使用者流程與 UI 設計系統,確保操作邏輯清晰並強化視覺一致性。Landing Page 部分則採用視覺滾動差(Parallax Scrolling)手法設計,透過畫面層次與動畫節奏,提升用戶的沉浸感與瀏覽體驗。整體設計以用戶體驗為核心,從進站到實際操作都維持流暢的互動感受。

2020年

參與人員

UI/UX - Sucre Lin

過程與反思

  • 模仿與創新之間的平衡​
    在老闆的指示下,整體設計以 Duolingo 的遊戲化設計為參考,試圖複製其成功模式。然而,當我們嘗試將此框架應用於公司內部的結構化課程時,遇到了許多調適挑戰。過程中,我積極參與多次跨部門會議,與華語教師部門及工程師密切合作,協調需求與資源,尋求最佳解決方案。這段經歷讓我深刻理解到:每個設計都有其獨特性,模仿雖能提供有價值的參考,但仍需結合自身資源與使用者需求,進行適配與優化。

  • 設計過程
    儘管該專案以模仿為起點,但在實際執行中仍需大量的文件輔助與細節規劃。透過 Flow Chart,工程師能快速了解整體頁面結構及互動機制;而 Wireframe 則用於審視將仿造的 APP 應用於不同資源與語言環境時,哪些部分需要重新調整與優化。這些工具與流程使設計更具條理性,並確保團隊成員能在執行過程中保持清晰的方向。

  • 技術挑戰與專案中止
    該專案最終因工程端的技術問題而中止。主要挑戰來自所選開發語言導致聲音檔案在運行時出現嚴重延遲,致使 UX 體驗無法達到標準。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,雖然有專責的測試工程師,但設計師在設計初期測試中的參與同樣至關重要。設計師的視角能更貼近使用者需求,幫助團隊及時發現體驗中的問題,並快速調整,從而提升專案的整體品質與成功機率。

  • ​收穫與成長
    雖然專案未能成功落地,但這段經歷讓我對仿照快速開發 APP 可能面臨的挑戰有了更全面的理解,並學會了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設計與跨部門協作。這次經驗不僅增強了我在面對技術與溝通挑戰時的應對能力,也讓我在解決問題與調整設計策略上更加敏捷。我相信,這些經驗將成為我未來專案中的寶貴資源,幫助我更快速地適應並解決各種問題。

Email: sucrelin.design@gmail.com
Phone: 0916-356839
​Line: Sugaryuli
bottom of page